如何制好柔性印版

      印版是印刷工藝在目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在印刷過程中,一方面接受油墨輥傳給的油墨,另一方面又把圖文油墨傳遞給承印物表面或者其他印刷中間載體。印版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了印刷品的質量好壞。柔性版印刷所用的印版,圖文高于非圖文部分并處于同一平面,屬于凸版范疇。故其印版質量不僅要具有金屬凸版的質量要求,如圖文頂端面平整一致,圖文邊沿側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和浮雕深度等;而且還因印刷壓力小,要達到印版與承印物充分密合,使油墨良好轉移,印版還應有適當的柔軟性,所以在印版制作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那么,如何制好柔性印版呢?本人以為應做好下列幾項工作方能制好柔性印版。

    一、對制版底片的質量控制

    當前柔性版制版的底片,同平版膠印的制版底片一樣,都是通過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制版的。但柔性版有自己的特性,底片必須滿足這些特性才能付于制版。

    1.對底片密度的要求。

    柔性版的制版底片為正像的陰圖型,其不透明的非圖文部分密度值要高,一般不應小于4.0,這是因為柔性版的主曝光時間較長,非圖文部分的密度值若小于4.0,則會引起漏光使圖像浮雕深度變淺。透明的圖文部分應十分透明,灰霧度的值不應大于0.05,否則在曝光時起阻擋光線,使圖文的端面因受光不足,感光樹脂交聯硬化不充分而造成低凹不平。

    2.對底片圖文的要求。

    ①圖文應避免采用細小文字和細線條,否則在曝光時因受光不足,根基窄小,使印版在顯影腐蝕過程中經不住版刷的刷洗而沖垮,造成版面文字斷筆缺劃或丟失,線條殘缺不全。

    ②底片上不應有與軸向平行的條杠或實地圖案,否則會造成周向的高地不平,機器在運轉時因周向高低而跳動,造成產品上的條紋弊病。

    ③大面積實地和小字、網點不應設計在同一塊版面。因為印刷時實地要求墨層厚實,必須加大印刷壓力才能實現。而小字、網點為防止擴大變形,甚至糊版,則采用較小的印刷壓力。若把實地和小字、網點設計在同一塊版面,印刷時往往會顧此失彼。照顧了實地,必須使小字、網點擴大變形或糊版;照顧了小字、網點,則實地因壓力不足,虛而發花。

 

    3.對底片網紋層次的要求

    ①網紋層次要求

    柔性版印刷的印版特征屬于凸版印刷,所以它所復制的圖紋層次沒有像平版印刷工藝那樣豐富,這是因為柔印版的圖像網紋層次在高調部分不能絕網,必須要有小網點來支撐。要使小網點在印刷中立住腳,其網點面積不應小于5%。其次,柔印版比較柔軟,受壓后會變形擴大,所以暗調部分網紋的網點面積不應大于85%,更不能成為實地,不然暗調部分在印刷中并糊成一片。由此可見,柔性版印刷的網紋層次受印版特性的限制,只能局限在5%-85%的范圍內。如若原稿圖文層次十分豐富,階調層次表現為0-95%時,必須在印前分分色時,層次予以適當壓縮處理后才適用制版。同時印版的硬度控制在邵氏70°為宜。

    ②網紋線數

    柔性版印刷采用金屬網紋輥向印版傳遞油墨的。
由于金屬網紋輥的著墨孔大小深淺始終不變,可以保證向印版的傳墨做到定量、均勻。為了保證柔印版上的每一個網點都能得到油墨,必須考慮到印版上的網紋線數與金屬網紋輥網紋線數的關系。經實踐證明,在印版上的網紋線數是金屬網紋輥上的網紋線數的1/3時,就能保證印版上每一網點都得到油墨。為了更好地使印版圖紋的網點都得到油墨,建議采用印版網紋線數:金屬網紋線數為1:4為宜。

    ③網紋角度

    柔性版的金屬網紋輥的網紋角度一般為45°的(也有采用60°的)。為了避免金屬網紋輥的網紋角度與印版圖紋的網紋角度重疊而產生龜紋,因而制版底片的網紋角度應避開45°角。底片的網紋角度可以采黃90°、品紅15°、青60°和黑30°。或者使用黃82.5°、品紅67.5°、青97.5°和黑37.5°。

    ④網點的形狀和加網的網線線數

    目前,絕大多數的印刷工藝都是運用印刷壓力,使印版上的圖文油墨向承印物表面轉移。

    因為有了壓力,網點擴大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網點的擴大值在有效控制范圍內,都可以認為使正常的印刷。而網點的擴大值往往與網點形狀和加網的網線線數有關:

    網點的擴大值與網點邊緣的周長成正比。因為網點在印刷時向四周擴大,在相同的條件下,方形網點的邊緣周長*大,所以網點的擴大值也*大;圓形網點的邊緣周長*小,所以其網點擴大值也*小。柔性印版較柔軟,印刷時網點擴大值大,采用圓形網點為*理想的選擇。

    網點的擴大值與網點面積大小成反比。在單位面積內,加網網線數越高,網點面積越小,網點的個數越多,網點邊緣的總周長則越大,網點的擴大值也越大。反之,若加網的網線線數低,網點面積大,網點的個數則少,因而網點邊緣總周長也小,網點的擴大值也小。可見,柔性版的網線線數采用133線/英寸以下的粗網時較為有利。

    二、對制板操作的要求

    1.曝光量的控制

    ①確定曝光量

    不同批次的柔性感光版,由于生產日期和儲存時間的長短不同,所用的原輔材料也有差異,因而曝光量也不同。為了正確掌握柔性感光版的曝光量,在使用之前,應做曝光測試,以獲取正確的曝光參數。測試可以在一小塊柔性感光版,均等分為幾塊,每一塊的曝光時間成比例遞增。小樣經曝光顯影腐蝕后,在看樣臺上,對比底片和版面的網點層次和大小、浮雕深淺,以確定較為理想的曝光參數。

    ②對感光版曝光時間的控制

    a背曝光。背曝光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版基的厚度,確定圖文浮雕深度,提高耐印力。背曝光的曝光時間一般控制在1-2分鐘。曝光時間過長,會造成印版過厚,圖文浮雕太淺,非圖文部分易在印刷時野墨;相反,曝光時間過短,圖文浮雕過深,對文字、網點、細線條的支撐力不夠,很容易在印版顯影腐蝕時沖垮掉,造成圖文殘缺。

    b主曝光,也稱正面曝光。其作用是在版面形成圖文。主曝光的時間可適當長些,一般控制在5-8分鐘。
由于底片為陰圖型,所以曝光過度,致使文字、線條、網線變粗變大,圖文清晰度下降,甚至并糊。曝光時間過短,文字、線條、網點變小變瘦,感光層硬化度不夠,容易造成印版在顯影腐蝕時,小字、網點丟失,線條殘缺彎曲。

    c后曝光。后曝光的作用時使印版內部沒有交聯硬化的高分子樹脂徹底交聯硬化,使印版達到應有的硬度,提高版材對油墨溶劑的耐腐蝕力及耐磨性。后曝光的曝光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曝光時間少了,印刷達不到厚曝光的目的要求,曝光時間過度則使印版過硬。

    ③光源

    柔性版印版的制版光源一般選用365nm的紫外光。由于光源的燈具新舊不同,發光強度不同,通常剛換的新燈具發光強度強,可以在曝光時減少一點曝光時間;在燈具使用一段時間后,發光強度有所減弱,制版曝光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

    2、制版過程的操作注意點

    ①未曝光曬制的柔性版,表面有一定的粘滯性,在與光滑的底片密合后,抽真空很難導出其間的空氣而形成間隔氣泡,制版后造成圖文變形、變粗或模糊。理想的柔性版制版底片表面應為磨砂狀,這樣有利于在與柔性版密合后空氣的導出。這就要求應選用特制的磨砂滌綸片基感光材料制作底片。若采用光滑膠印制版底片時,可以在底片表面涂抹一層顆粒細膩的輕粉以解決導氣不暢的弊病,但粉末涂抹得越薄越好,否則會增加底片的灰霧度。

    ②對于未曝光過的柔性版較柔軟,在曝光前*好不要對版面施壓,即使要把真空膜壓平,也不要用手壓,而采用輥子輕輕滾壓,否則會留下壓痕的疵點。

    ③在版材曝光前揭去保護膜時,應一口氣完成揭膜,中間千萬不要稍作停留,否則會在版面留下一痕跡,造成印刷時該處的著墨量大于其他處而形成墨杠痕。

    ④柔性版版材進行背曝光時,采用半真空狀態下進行,進行正面曝光,則采用完全真空。同時還需注意底片與版材之間有否殘存氣泡,若有則予以排除。

    ⑤顯影腐蝕時應控制好顯影板刷的壓力,顯影液的濃度和洗版的速度。通常顯影版刷的壓力取決于它和版臺的距離,距離小則板刷對印版壓力大,顯影腐蝕時間雖可縮短,但因壓力大,致使印版的小字、細線條和網點很容易被刷掉;距離大則壓力小,顯影腐蝕時間長,印版因吸附過多顯影液而膨脹,造成文字線條彎曲變形,小網點丟失。顯影液的濃度掌握,一般每顯影腐蝕一次就適量補充一些新溶劑,這樣就能保證顯影液的溶劑濃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如果不及時補充或補充量不夠,則會使版面殘留的感光樹脂單體過多而發粘,表面光滑度變差。顯影腐蝕的洗版速度要適當,否則顯影洗版的速度過快,版面殘留的未感光高分子樹脂單體過多,使后曝光后圖文的浮雕深度受到影響;如洗版速度過慢,則易使印版吸收溶劑膨脹,造成在烘版過程中因溶劑殘留過多,圖文的精細部分變形,甚至脫落。

    三、制版質量的檢查

    制版質量的檢查,應該通過制版底片的圖文質量與印版表面的圖文質量進行對比檢查。

    良好的制板質量應該是印版的文字、線條、網紋層次及網點大小與底片相符合,擁有一定的浮雕深度。
圖文邊沿光潔,無毛刺,線條流暢,版面平整。圖文的線條、網點、文字筆畫齊全、上窄下寬,有牢固的根基。如發現:

    ①網點、文字間隙太淺,表明浮雕深度不夠,這是因為曝光過度,顯影腐蝕不夠引起。

    ②網點、文字、線條側面陡峭,或上大下小,表明印版的圖文根基不牢,耐印力差。這是曝光時間不夠或顯影過度引起的。

    ③圖文端面不平整,或有異樣花紋或傷痕,這是底片圖文透明部分灰霧變大,輕粉未抹勻。

    ④版面圖文有缺筆斷劃,表明底片上或真空膜上有臟點,或洗版時版刷壓力過大。

    ⑤版面圖文有針孔,凹坑,表明制版環境衛生差,有灰塵;真空膜上有污漬;底片上有灰塵。

    ⑥網點大小不規則,周邊也不光潔,虛而發毛,這是曝光時間不足,顯影腐蝕過度所致。

上一篇:暫無
下一篇:印刷設計常識(一)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中山市愛達森制版有限公司版權所有